学做“招牌菜”
寒假里的一天,我学做了一道“招牌菜”——非“腌炖/笃鲜”莫属了。 那天早上,我和阿爷到可乐路菜场买菜。一进菜场,就看见一些人在讨价还价。我们买了竹笋、五花肉以及五花咸肉。买好这三样后就可以制作腌炖/笃鲜了。回家后,我就动手制作腌炖/笃鲜,首先把五花肉洗一洗,在砧板上切成块,搁在碗里。然后把五花咸肉也洗一下,再在砧板上切成块。最后才从袋子里拿出竹笋,把它的外壳左一层右一层地剥掉,并小心翼翼地切成斜 ...
寒假里的一天,我学做了一道“招牌菜”——非“腌炖/笃鲜”莫属了。 那天早上,我和阿爷到可乐路菜场买菜。一进菜场,就看见一些人在讨价还价。我们买了竹笋、五花肉以及五花咸肉。买好这三样后就可以制作腌炖/笃鲜了。回家后,我就动手制作腌炖/笃鲜,首先把五花肉洗一洗,在砧板上切成块,搁在碗里。然后把五花咸肉也洗一下,再在砧板上切成块。最后才从袋子里拿出竹笋,把它的外壳左一层右一层地剥掉,并小心翼翼地切成斜 ...
“biang”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。字典上是没有这个汉字的,连收录最全的《康熙字典》上也没有。因为它是陕西关中地区独有的汉字,它的字形的来历和读音的来历,也都无从考证。一天,我和爸爸妈妈到位于陕西西安的回民街,沿街发现都有”biang”这个字。我只要发现这个字,我心中就有了疑惑。到了晚上,我们找了家饭店准备填饱我们的肚子,不料在菜单上又发现了这个字,我立即指了指字,并问爸爸妈妈:“这个字怎么读呀 ...
我喜欢看中国抗日历史故事,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去山西大同游玩。在大同,我游玩了云岗石窟、恒山、雁门关和平型关等名胜景点。这天,从恒山下来回宾馆时,碰见两个路人,他们要搭我们车去平型关,我们答应了。一个路人自我介绍姓李,我称他李老师。他可是一名历史爱好者。当车开到平型关时,我和李老师站在关口上,看了看两边,发现关口的前面是山沟,后方是平原。山坡上有密密麻麻的灌木丛和断断续续的明长城。长城已经有500余年 ...
前不久,爸爸到喀什出差。他是到上海援疆指挥部,为新疆当地干部做培训。爸爸出差回来后,我好奇地问爸爸:“除了去培训,还有什么新鲜事呀?”爸爸娓娓动听地说:“在这培训的四天里,我们碰到了一位中国边防的退伍老兵。他虽然貌不惊人,但是他在边防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后,他讲的甘肃武威话依旧很浓。”爸爸一边讲一边给我看他怕的照片。我问爸爸他在这几十年里干了什么?爸爸说:“他先是在红其拉甫工作了七年,那是中巴边境, ...
我眼中的爸爸有时很懒散,每天回家都躺在床上看手机……
春节,是我最喜爱的传统佳节。传说:从前有头叫“年”的怪兽,每逢农历正月初一,除夕那天,“年”常到人间来吞食人类和牲畜。很多人都逃跑了,但一个老人却门贴“春联”,屋内灯火通明,院内烧着竹子。“年”看到这些,调头就跑,因为他怕火、光和响声。春节的习俗又哪些呢?有备年货、有包汤圆、领红包、贴春联等。“放鞭炮啦!放鞭炮啦!”人们蜂拥而出。烟花、大鞭炮、小鞭炮、地老鼠和大地红开始齐鸣。远处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美 ...
开学第一天的晚上看,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《开学第一课》。里面介绍了中国的汉字、人工智能及震撼人心的武术表演等等。这些都非常精彩,个个都是中国人,真是华夏民族的骄傲。其中,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弹琴机器人奥特。他一共有53根手指,还有一双大眼睛和一个大嘴巴,他来自意大利。他弹琴非常有意思:眼睛不看着钢琴,反而不时对着我们做怪腔。主持人小撒让大家猜哪个是人弹的,朗朗老师发现人弹曲子时露出了一些马脚:一是 ...
这个故事写了主人公达达尼安的雄心和恋情。他与他的伙伴和他们的跟班,保全了王后的名誉,并审判杀害了白金汉公爵、费尔顿、博纳希厄夫人的凶手——一个打过烙印的神秘女人米莱狄的死刑。整个故事非常精彩离奇,四个伙伴成了超级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