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见闻(二)
今年暑假,我跟着团队来到德国柏林游学近一个月。虽然我不会当地的德语,但对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地语言——英语和他们交流是满怀信心的。
在这一个月里,领队老师们除了做木工、铁艺、画画和厨艺外,还安排了学习德语的课程。这次老师安排了一位居住在德国长达12年的老师,她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,甚至精通多国语言,比如:中文、英语、德语和法语。每当老师教授新的一个单词时,会和英、法两种语言进行比较,得出德语最硬,英语其次,法语最软的结果。在整个课程中,老师一直强调德语虽然和英语同根同源,但在语法上,词汇中是与众不同的。当我们上完第一堂德语课后,就对那些技师说德语中的“你好”——“Hallo!”
其实,我对和国家的认知并不限于官方语言,还要日常生活。例如,就餐时,他们先上( )较硬的面包和橄榄油,随后才上正餐。最后,要一起离开餐桌。老师还教我将刀叉放置盘子上表示“我还没吃完”。但刀叉并排放在盘子中间表示“我已吃完。”
另外,在我们出去游览各处地标建筑时,都以地铁或轻轨出行。但站台的样貌让人吃惊不已,因为站台里一丝闸门和安检人员的影子都没有,甚至出售的车票也算是预售的票,更没想到的是这些预售的票,使用当天再将日期印上。后来,我才知道这副景象是当地居民的自觉换来的。
在众多的超市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个空塑料瓶回收机。这个回收机有一个大孔、一个吐币口和一个简易使用说明书。有一次,我们到附近的一家超市购物,我忽然看到一位女士打开了一扇隐形门,里面欧一台机器。女士将手上的布袋里取出空瓶投放进机器上的一个大圆孔。当这位女士投完之后,就听见金属碰撞的声音,原来一般的吐币口开始吐币了。女士便将吐出来的硬币拿走了。我心中充满了好奇与疑惑。我赶紧将这个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听,老师便在那天的晚饭时告诉了我们瓶上有标志,每回收一个这样的空瓶,用0.25欧元作为报酬。你们可以每过一段时间将这种空瓶收集起来,用换来的钱买一些东西。我们方才恍然大悟。
这次旅行只是一次短暂的旅行。我只是讲述了三件小事,这里还有很多事情等你来探索吧!
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,并添加本页链接。
原文链接: 139.196.92.124/post/110